医药行业:沿着创新和整合之路前行
世界是平的: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首当其冲,如何提高效率研发更多新药;世界药品市场增长转向新兴市场;世界药品研发和制造中心转向印度和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模式也随之变化,从传统一体化走向虚拟一体化,从传统的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转向寻找研发、生产外包合作伙伴再到药企之间研发、生产和营销全方位合作。中国有综合实力的药企将受益于虚拟一体化,研发水平提升,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国转型中期,将沿着创新和整合之路前行:中国医药行业还有30年成长,回顾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创新历程,中国药企创新才处于突破阶段。一、创新很难,但转型中期,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品种创新-中国专利药面世;模式创新-虚拟一体化驱动下的中国药企和跨国药企全面合作;品牌和渠道创新-中药企业向药用消费品拓展,打造品牌和渠道创新。二、整合必然,集中度低的医药产业一定会走向整合:外资在中国加快收购;部分强竞争力的中国制药企业,具备了整合能力;中国医药流通业进入全面整合阶段;在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下,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也将开始整合之路。 年末,考虑跨年度估值下移,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医药板块2010年预测市盈率40倍,估值溢价120%,即使考虑2011年30%净利润增长,估值合理,部分已然高估。 投资策略:进攻和防御兼顾,创新+突破传统估值是主线:宏观环境不明朗,未来半年医药板块仍有望跑赢市场,我们建议医药组合兼顾进攻和防御,均衡选择股票。创新+突破传统估值具有进攻性,多数医药优质公司仍有绝对收益,但防御性更为突出。首推恒瑞医药:未来个月我们最看好股票,是医药板块创新标杆,仿制药业务三年翻番,创新药业务是新的增长引擎,虚拟一体化模式下公司将是跨国药企中国最佳合作伙伴。我们看好一下组合:创新:创新药: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兰生物、天士力。 模式创新: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康美药业。创新器械:仙琚制药心脏起搏器、海南海药人工耳蜗。品牌和渠道创新: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仁和药业弹性最大;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和江中药业仍然是药用消费品行业中我们的最爱。 整合:我们推荐两家医药流通企业,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人福医药和仁和药业也都会有所作为,特别是仁和药业,旗下6个子品牌,外资通过并购中国知名品牌进入OTC领域,已显品牌价值。 向医疗服务领域拓展:马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