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北文化差异,网络上最激烈的就是甜咸豆腐脑之争;买菜是买几根、几个还是买几大袋之争;吃饭的餐具中配的盘子是拿来装菜还是装桌上厨余之争;搓澡是用浴球还是搓澡手套之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今天咱要探讨的是文玩圈的南北差异!声势浩大的文玩圈存在哪些南北差异呢?
把玩的东西不同:南方人爱玩扇子,北方人爱玩核桃
在北方有句俗话:“盘核桃,活到99不见老!”盘核桃、葫芦都有通经络、活气血的养生功效,再加之,北方人的骨骼比较大,手掌相对大,把玩起核桃、葫芦来很是顺手。
南方地区文玩爱好者日常文玩的代表则是折扇、竹雕。那么为什么南方偏爱折扇、竹雕呢?众所周知,南方的竹雕工艺水平总体来说高于北方。这源于折扇的历史,折扇的历史悠久,制造地起源于杭州,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往老杭州人出门除了带钥匙,折扇也是必备。据《白下锁言》中记载,南京制作折扇骨素有盛名,另外蜀扇也盛名远扬,历史渊源这一重要原因是南方人玩折扇重要因素。
其次是竹子多数生长在南方地区,竹雕的原料是竹子。竹子从虽可以从南方运输到北方,但是北方气候干燥,冬日风大,且有暖气供暖需求,竹子由于自身因素,在北方地区环境中易开裂。扇骨由新制时的晶莹透白,盘成微黄如玉,经过久盘色似琥珀,又若蜜蜡。也深受文玩人喜欢,只是北方玩折扇、竹雕的要比南方人少。
保养方式不同:北方怕裂,南方怕长毛
虽然说,如今文玩南北界限逐渐模糊化,但由于材质和环境的不同,在手串的保存、盘玩上还是有区别的。
中国疆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方地区气候湿度大,文玩手串常见的问题是发霉、长毛。呕心沥血盘玩心爱的文玩手串一年多,结果发霉长毛,多么让人心痛啊!尤其是凤眼,在南方湿度大的季节,表面小孔里面特别容易长霉。这不,玩家们为了自己的心头好,连干燥剂、自封袋都用上了。除了自封袋、干燥剂,还有玩友直接上了干燥箱。为了心爱的串串,可谓是费尽心机!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个保存方法供大家参考:平时不玩就放盒子里,碰上长时间不把玩,就用密封袋装起来,里面放几个干燥包。可以有效地避免它发霉长毛。
如果说南方的手串怕潮湿,那么北方的手串最怕的就是干裂。就拿文玩核桃来说,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尤其在冬天,室内供暖,非常干燥,温度又高,存放不当,很容易开裂,看到辛苦把玩的核桃开裂,玩家的心也碎了一地!
风格不同:南方雕工注重细节,北方雕工注重线条
除了手串把玩风格和保存方法存在不同,在雕工作品上,因为南北方地区雕工观念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也形成了南北差异两大派系。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风格上,南方工艺注重细节,刻画精细,给人细腻灵秀之感;北方工艺手法简练,注重线条,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气势。
在造型上,南方多精细地雕刻出整体形象,而北方更崇尚意境,“留白”较多,给人们留下无限悬念之感。
如今,随着文玩市场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文玩已经不分南北了,文玩爱好者都有自己钟爱的文玩,自然也形成有效的养护方式,让自己心爱的文玩得到妥善的保存,经久不衰。其实南北方文玩玩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不同,我们的生活多了乐趣,多了灵感,多了不同的奇妙体验。面对这些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都应该平等对待。总之一句话:不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喜欢啥你就玩啥!文玩不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