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月PMI环比好于季节性经济短期或已触底iw305wtc [复制链接]

1#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6月PMI环比好于季节性


            经济短期或已触底


6月份PMI为50.2%,虽低于52.34%的历史6月均值,但环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历史上的6月1个百分点的下降量,从这一点看,经过4-5月急剧的“量价齐跌”后,经济已有所企稳。


        从贡献看,新订单、生产量、从业人员均为-0.2%,而原材料库存上升的正贡献较为显著,为0.3%。持续走低的原材料价格,使得企业已经萌生采购欲望,而原材料采购的回暖,是生产回暖缩影。


        7月PMI仍会季节性下降。7月PMI历史均值为51.49%,环比平均下降1.16,因此,7月PMI在49以上均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从近期外围形势看有改善迹象,而大宗价格在经历一个季度的暴跌后,有可能企稳反弹,反观国内经济,在未来一个季度有可能出现明显改善,除7月份PMI仍可能因季节性下降外,10月前PMI可能继续反弹,在季节性因素及环比改善前提下,我们预测未来三个月PMI分别为:49.8%、50.6%、53%。


        分项数据:经济短期或已触底


        分析PMI的11个分项指标体系,无论采购、生产还是营销环节,仍未出现好转:进口、采购、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跌1.6、3.9、3.6;生产和从业人员分别下跌0.9和0.8;新订单、出口订单分别下跌0.6、2.9,产成品库存累增0.1个百分点。除采购量及从业人员下跌超过上月外,其余指标环比均好于上月:购进价格下跌明显放缓、原材料库存显著上升、产成品库存累计放缓。


        6月PMI看似两创新低,但回落幅度低于预期,且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原材料库存显著反弹;二是产成品库存累积放缓。前者代表生产者甚至投机者在原材料价格经过一个季度调整后的自发行为;而后者则意味着需求止滑。


        从季调数据看,PMI是反弹的,生产、订单及原材料库存也是反弹的,采购、购进价格、及产成品库存则是回落的。这就意味着,剔除季节性效应后,6月份的PMI分项数据表明经济可能已经触底。


        6月PMI显示这样一个经济循环:大宗价格及原材料下跌放缓-原材料补库欲望上升-原材料库存上升-订单止跌-库存累积放缓-生产维持-效益下滑放缓。简单的总结是“价格止跌、需求止滑、经济触底”。


        小结:或再酝酿僵局式反弹


        我们在年初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了二季度“量价齐跌”的宏观风险,4-6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印证了之一判断,而从经济循环看,大约经过一个季度的再平衡后,经济有可能止跌反弹,从6月份的PMI数据看,经济短期也有止跌反弹迹象。


        但我们也意识到,这也仅仅是“止跌反弹”,这种反弹更多是因为海外风险局部性缓解、美元贬值、大宗反弹导致的上游库存重建推动的,在未看到价格体系回到合理的均衡点之前,仍难言趋势性的复苏,最大的可能是,经历3-4个月的反弹后,在经历一次“再平衡”实现经济的复苏,当前看,这一路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显然,三季度的僵局式反弹的经济环境要远远好于一季度,尤其是物价、生产成本、资金成本均显著改善,家电、房地产销售改善,周期动力略好于一季度,但7月份仍不能看成是第二库存周期的起点,因为通胀及资金成本仍未回到合理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