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俗称“肌肉溶解”,是指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各种原因,引起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发生破裂,从而导致横纹肌的破坏和崩解,使机体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引起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临床症状包括“酱油尿”(尿液颜色变深)、浑身无力、发热等,严重可诱发肾衰、急性管状骨疽、心力衰竭等,患者出现胸闷、喘憋,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
患病的物理性原因包括过量运动、电击、烧伤、极端体温(高热或者低热)、肌肉挤压伤等。非物理性原因包含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钾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问题,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内分泌和遗传相关因素等。
近年来我们常常见诸于新闻的“肌肉溶解”病例,通常是食用小龙虾过量或运动过量引发;但秋冬季节因为一种水果引起这种病症,就鲜少有人能预知了。
01
肌酸激酶:横纹肌溶解症的检测标志物
一般来说,通过检测血液中肌酸激酶的含量,可以迅速判断出横纹肌溶解症。正是通过血液检测,广东的L先生才被确诊,进而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但问题来了:L先生此前既没有大量食用小龙虾,也没有过量运动,那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通过询问医生得知,L先生酷爱吃柚子,难道柚子吃多了也会引起肌肉溶解吗?
经医生进一步询问后,L先生的症结被发掘出来:此前因高血脂症,L先生在医生建议下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并持续至肌肉溶解症状出现。
而“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正是前面提到的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02
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是“他汀”类药物最明显的副作用。
L先生接受医生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本应被告知谨慎留意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但很可能连医生都没有注意的是,L先生酷爱食用的柚子当中,含有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这种活性物质是人体内主要的药物分解酶的抑制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他汀类药物在血液中浓度,导致进入血液的药量倍增,并且抑制药物在体内的分解和代谢,大大增加药物的蓄积和毒副作用。
换句话说,正是柚子这种常见常吃的时令水果,在L先生的身体里充当了“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助推剂”的角色!
03
日常生活中,柚子与药品同服中毒的情况比较少见。
即便如此,我们也大可不必对柚子“如临大敌”。接诊L先生的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柚子与药品同服中毒的情况比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食用柚子有横纹肌溶解症的副作用风险,苯氧酸类(贝特类)等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也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
此外,抗感染药如沙星类,抗肝炎病毒药如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哮喘的β2受体激动剂,引起低血钾的药物,麻醉精神类药物如阿片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琥珀酰胆碱类等,都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不厌其烦地罗列一些像咒语一样拗口的药物名称,就是为了提醒大家:
使用药物是为了恢复健康,但更要注意预防不良反应,保护好身体这份“本钱”。
希望不远的未来,治疗的手段和药物,都能“攻守兼备”,远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来源
文中用图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号后台,涉侵必删。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更多医学科普,欢迎主页呼叫“随身顾问?
药物使用研究小组(7)
这个小编
今天推送发什么?
那个小编
发个可以收藏的警告!
这个小编
那个小编
欢迎收藏备用,更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